憶-Always there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 多媒體動畫系
憶-Always there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 多媒體動畫系
在大量資訊充斥的時代,學生世代沉迷於3C產品與網路世界透過網路與外界溝通,逐漸與現實生活脫節,忘記人們之間的相處之道。成年人因為社會上不同的壓力壓迫,以致於人們相處之間漸進冷漠,更逐漸淡忘熟悉的景色,忘記自己生活周遭熟悉的人、事、物。本片劇情裡,以一位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攝影師為主角,透過旅行發現許多美麗的人、事、物,就在一連串的旅程後,逐漸失去記憶,但是他的作品讓觀者體會到美好的人事物,就在自身周遭。透過故事隱喻現今資訊爆炸的時代,每個人就如同罹患了阿茲海默症一般,忘記原來自己生活的地方、每天習慣的事件、周圍的人們,才是自己心中最美麗的景色,而這些景色從來就沒有消失,他們一直都在我們身旁(Always there)。
製作團隊
組長 曾慶功
導演 吳奇瑄
製片 張家禎
邊緣少女Iris
高苑科技大學 資訊傳播學系
每個人心中,都存在著另一個自己。菖蒲,一名外表文靜,個性內向、膽小,對友誼充滿期待,卻總是遭到同學及母親的霸凌,為了在總是遭到霸凌的環境下生存,她開始為自己穿上補護自己的面具及盔甲。在學校,恐懼使菖蒲成了以牙還牙的女孩‧Iris,為了避免同學們異樣的眼光,菖蒲逃避了現實,將有關Iris的一切全部遺忘;在家裡,渴望得到關懷的菖蒲成了期望能擁抱母親的女孩‧閱。菖蒲,站在兩人之間,不斷掙扎著……隨著時間的流逝及各種狀況的發生,菖蒲、Iris和閱三人的心境,逐漸因為周遭的變化而改變,原本膽小的菖蒲開始思考著如何改變自己,並且,改變自己與同學們和母親的關係。
製作團隊
製片 林宏彥
導演/編劇 陳彥如
副導/音效 張沛樺
攝影 陳方紀
燈光 黃智宏
收音 薛詠耀
回家
義守大學 大眾傳播學系
劇情描述一位獨自帶著女兒從美國回台的單親媽媽(馨芬),曾被在美國的生父指控綁架女兒,回台後馨芬卻是面對自己父親的質疑以及跨海搶奪扶養權的各種挑戰。
「回家」不只是一段回家的路,更是一場航向未來的未知旅程,雖曾經歷低潮遇到黑蒙蒙的夜晚,但只要鼓起勇氣勇往直前,總會離開黑暗,迎向光明。
微電影改編自跨國爭奪撫養權真實事件為題材,希望喚起大家對單親家庭的關切。
製作團隊
導演 洪念主
製片 陳彥良
副導演 盧泓均
攝影師 施冠宇
收音師 董育強
燈光師 陳唯翔
燈光師 吳奇霖
美術組 韓定寰
三妝 周亭妤
場務 莊呈諒
空箱子
浙江傳媒學院 文化創意學院
《空箱子》利用“似動現象”原理進行拍攝。故事發生在校園裡,主人公是一對女大學生。女主人公在路上偶然發現一個神奇的空箱子,不論掉進去什麼都會被箱子“吃”掉,於是她將箱子帶回了寢室。此時,女主人公的室友回到寢室,因為發現其偷遺失的手鏈是被女主所偷,兩人發生激烈爭執,矛盾升級之後,女主人工伺機將室友塞進了“空箱子”。深夜,空箱子竟開始向外吐出“吃掉”的東西,而女主人公正在熟睡•••
製作團隊
導演 張子倩、禹昭婧子
攝影 張子、禹昭婧子
編劇 張子倩、楊芸
剪輯 禹昭婧子
音樂 禹昭婧子
主要演員 楊芸、張子倩
設計
浙江傳媒學院 文化創意學院
在咖啡廳。設計師A:“要是拿到設計手稿的話,1萬就是你的了。”一個女孩的手指一搖:“不行,5萬。你也明白作為國際大賽的重要性。”
離比賽截稿還有3天。設計圖散落在桌子上,陸瑤在畫最終手稿。時間一點一點過去,手稿越來越多,最終完成趴在桌子上睡著了。張彤走過去拿起手稿對著睡著的陸瑤說:“我只希望你能相信,這是我們唯一的機會”。張彤打電話:“稿子已經拿到了,【後面作聽不清處理】 。”
陸瑤醒來,到處在找手稿無果。
校園張貼獲獎名單。張彤、陸瑤在列。回憶張彤拿手稿時說:“稿子已經拿到了,老師。我們會去參加比賽的。”陸瑤打電話給老闆:“王設計師,稿子不能給你了”。
倒敘咖啡廳。老闆:“要是拿到設計手稿的話,1萬就是你的了。”陸瑤手指一搖,“不行,5萬。”
影片片名《設計》取雙關之意。其一劇中主人公是設計專業的學生,其二學生間的勾心鬥角相互設計。但結局反轉,堅守初心、堅持夢想的反而是最初
製作團隊
導演 張子倩
攝影 楊芸
編劇 張子倩
剪輯 張子倩、遊錫騰
主要演員 何夢如、禹昭婧子